
這類型洞口主要是用于設備管道開洞或者檢修臨時開洞。由于磚砌體本身砌筑采用馬牙槎砌筑,互相之間咬合力尚可,對于此類型的洞口最好選在圈梁下部,可使圈梁承擔一部分上部荷載,也不會造成結構隱患或者破壞,對抗震的影響也幾乎可以忽略。所以在施工上述洞口時盡量沿磚縫靜力切割,防止由于切割方式的不當對原有結構造成更大的損傷。如果洞口不能開在圈梁下部,也應選在靠近圈梁的部位。如果洞口開在墻體下端,從安全角度考慮應在洞口上部墻體的灰縫內嵌入鋼筋,每邊超過洞口200,且鋼筋嵌入后應抹水泥封閉。
2)一般洞口(600~1200)。
這種類型的洞口一般是門洞或通道之類,是為了使彼此封閉的空間聯通,也是最常遇到的情況,按照規范圖集要求,此類型洞口開洞前需對樓板或上部結構進行臨時支撐,加固方式采用角鋼封閉洞口,具體做法是:
a).鑿除砌體墻抹灰層并控制盡量少傷害墻面;
b).根據所選的角鋼尺寸,再剔除洞口上部近似角鋼尺寸的水平灰縫的砂漿,吹凈灰粉,抹入摻膠的水泥膠泥,保證膠泥填滿灰縫并高出灰縫3mm~5mm,立刻嵌入切割好的角鋼并壓緊;
c).按同一工序施工墻體另一側角鋼,靜置不少于24h;
d).采用鉆機對角鋼打孔,使用普通螺栓連接兩側角鋼,螺栓不少于兩個并間距不大于500mm;
e).拆除洞口局部砌體,再對原有角鋼下端采用綴板焊接連接,待洞口上部施工完畢觀測洞口上部墻體有無沉降開裂情況,若正常后方可進行洞口的大面積開鑿;
f).拆除臨時支撐,并采用水泥砂漿封閉洞口周邊墻體,有必要時可在洞口兩側也按此法加固洞邊。要保證角鋼超過洞口每邊200mm。如果所開洞口數量極少,可不進行抗震驗算,若開洞口數量較多,應對結構整體模型進行抗震及承載力驗算,出現抗震及承載力不足的情況,應考慮增加墻體剛度的方法,比如開洞墻體進行面層加固法或增設構造柱壁柱的方式。
3)大洞口(1200~2000)。
這類型的洞口一般是為了聯通兩個封閉的房間形成較開闊視野的大空間,也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按照規范圖集要求,此類型洞口開洞前需對樓板或上部結構進行臨時支撐,加固方式采用洞口下沿增設鋼筋混凝土托梁的方法,具體做法是:
a).鑿除砌體墻抹灰層并控制盡量少傷害墻面;
b).根據上部荷載所計算的托梁尺寸在門洞位置放線,制作與梁高相同的鋼撐,可用圓鋼也可以采用工字鋼,隨后在混凝土托梁位置局部打孔,安置鋼撐用來支撐上部墻體傳來的荷載;
c).按同一工序施工墻體所有鋼撐,設置間距不大于 500 mm,空置時間不多于24h;
d).采用靜力切割法對托梁位置墻體進行拆除,盡量沿著灰縫切割,托梁兩端超過洞口不少于200mm,切割完畢清理灰塵及破碎物,進行托梁鋼筋的擺放及支模,鋼撐直接埋入托梁內不必取出
e).澆筑托梁混凝土,最好采用細石混凝土或者灌漿料,待強度到達設計強度70%再進行拆模,并檢查澆筑質量,若存在澆筑問題,應考慮重新澆筑,不可二次修補澆筑;
f).靜力拆除洞口位置墻體,并采用水泥砂漿封閉洞口周邊墻體,有必要時可在洞口兩側也按此法加固洞邊,要保證托梁鋼筋植筋錨入樓板或梁內。這類型洞口屬于抗震規范明確的大洞口,必須進行承載力及抗震驗算,若出現抗震及承載力不足的情況,應考慮增加墻體剛度的方法,比如開洞墻體進行面層加固法或增設構造柱壁柱的方式。
4)超大洞(>2000)。
這類型洞口基本屬于正面墻體的拆除,一般建議在房屋頂層考慮,若在底層則不建議開洞。開洞方式同上述大洞口開洞方式,只是托梁必須計算荷載及代換折減。這類型洞口必然對抗震產生極大的影響,加固不當容易引起結構的安全問題,故慎重。
三、結語
隨著墻體洞口的增設,使一些房屋具備了更好的使用價值和商業價值,當然對于建筑物本身也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原則上不提倡對既有結構進行開洞,尤其是大洞口及超大洞口,很多工程事故都是因為隨意對老舊建筑開洞造成的整棟建筑塌毀,所以遇到此類問題時要慎重。